Tuesday, May 22, 2007

群雄逐鹿太阳能:投行大佬 业外资本蜂拥

信息来源:赛迪网 随着廉价石油时代一去不复返,能源日益紧缺和环保的压力促使各国都开始力推可再生能源,其中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更已成为可再生能源中炙手可热的"新宠"。无锡尚德登陆纳斯达克受到热烈追捧,施正荣一跃成为中国首富便反映出这种新趋势。供不应求的趋势与产能的明显不足,形成了目前太阳能行业在世界范围内特有的"卖方市场"格局。庞大的市场需求量强烈刺激着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导致各路资本争相涌入这一行业。

  发展太阳能已是大势所趋,但对于这个仍处于起步阶段的产业来说,还面临着一系列"成长中的烦恼"。由于太阳能光伏行业的高额投入、生产技术复杂等门槛的限制,制约了这一产业的快速普及。而另一方面,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也加大了这一产业的风险。套用一句俗话,太阳能产业,前景是光明的,但道路却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无锡尚德的财富神话诞生之后,"羊群效应"迅速显现。目前,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迎来了一波汹涌的资本热潮。华平、JP摩根、高盛等大佬纷纷带着大把现金欲挤入其中。

  与此同时,国内各大太阳能光伏企业无不正在筹划着规模宏大的扩产计划,几乎每一家公司的目标都直指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基地"。

  一位光伏产业的人士对此表示,虽然太阳能光伏产业前景巨大,但目前这一产业的技术和市场均未发育成熟,在尚德神话的刺激下,在资本的推动下,新兴的太阳能产业也有可能形成高科技"泡沫"。

  投行大佬纷纷涌入

  作为中国太阳能行业排名第二的公司,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天威英利")已经成为众多资本追逐的目标。

  目前,天威英利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天威保变(600550.SH)持有其51%的股权,英利集团持有其49%的股权。

  而围绕天威英利公司用于引入战略投资者的25%股权,国内外投资者已经展开激烈争夺。据一位接近交易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的方案是天威保变和英利集团各自出让12.5%总计25%的股权,引入战略投资者,来进行第三期的扩产计划。记者从多位熟悉天威英利的人士处获悉,天威英利第三期扩产计划的投资金额可能高达36亿元,2006年4、5月份就将正式动工。

  知情人士称,在天威英利股权的竞购者中,包括了华平、JP摩根以及高盛等知名投行。

  据悉,天威英利已经在保定市高新区征地500亩,着手准备建设第三期扩产计划。该公司计划,到 2008年将硅片、电池片和组件分别建成具备年产500兆瓦的能力,进而成为中国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

  在太阳能光伏产业最为集中的江苏地区,南京中电正雄心勃勃地要成为无锡尚德的挑战者。

  3月20日,位于南京市江宁开发区的南京中电电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南京中电")一片忙碌,公司三条生产线已经基本安装完毕,预计生产能力将达到100兆瓦。

  南京中电成立一年多来,其总经理赵建华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银行、风险投资、行业资本蜂拥而来,几乎将南京中电的门槛踏平。而在其中,不仅有高盛、华平等海外知名投行,更有通用技术集团等大型央企。

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南京中电将效法无锡尚德走海外上市之路,2006年其IPO将有明确的进展。

  "同国内众多光伏企业相比,我们非常看好南京中电的技术。"一位正与南京中电洽谈投资基金的人士表示。这位人士介绍,目前光伏产业技术竞争的焦点主要是转换效率之争。

  "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成本就下降10%",而由澳籍华人赵建华博士夫妇领衔的南京中电光伏特别研究中心,是国际顶尖"光伏"研发队伍之一,其在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上的技术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

  南京中电的一位人士透露,按照公司发展规划,到2008年,设计总生产能力将达到600兆瓦,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基地。

  不过,对于各路资本对南京中电展开争夺,一位业内人士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虽然尚德的施正荣和南京中电的赵建华都在转换率上有着较高的水平,但"这都是在实验室里面做出的,个人在实验室取得的转化率数据不能当作企业的实际技术参考数据"。

  该人士指出:"现在各个工厂真正产业化生产的电池片,和实验室里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只要设备档次上去了,大家都差不多。"

  业外资本蜂拥太阳能

  事实上,除了天威英利、南京中电、航天机电等有产业背景的企业,甚至杉杉、春兰等业外资本也开始对太阳能产业进行疯狂的"押注"。

  3月15日,杉杉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参股16.112%的杉杉尤利卡太阳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15MW太阳能生产线竣工投产。公告表示,公司已经储备了5MW的硅片,2006年预计产量为8MW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预计销售收入将达到2.5亿元。

  南玻股份也决定全面进军太阳能光伏产业,并表示将使该产业发展为公司的支柱产业之一。

  春兰集团的一位人士表示,春兰计划斥资30亿元打造研究中心,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在新能源的开发上。春兰集团发展新能源产业将分三步走:第一步,搞镍氢电池;第二步,搞燃料电池;第三步,计划做太阳能电池和发电设备。

  从南京中电到天威英利,都不约而同的宣称要在2008年前后成为全国或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而不具有技术实力的业外资本也大量涌入进来。一位光伏产业的人士对此表示,光伏产业在尚德神话的刺激下,在资本的推动下,正开始形成"泡沫"。

  他表示,目前许多搁置、冻结多年的光伏项目投资方案也被重新拿到了桌面上,"但在光伏产业中,受原料和市场的制约,产能扩张决不等于产业效益。"
<br /><hr /> Orignal From: <a href="http://www.rayscience.com/blog/?p=71" target=_blank>群雄逐鹿太阳能:投行大佬 业外资本蜂拥</a><br />

0 comments:

Powered By Blogger